close

年齡這種事
梁實秋的意見是
「估量女士的年齡不妨從寬,七折八折優待。
計算高僧的年齡也不妨從寬,多加三成五成」

梁實秋寫過一篇名為〈年齡〉的文章,裡頭他提到古人總會在書畫或序文上特別標註上年齡,好像活得越久、光榮越多,也許是因為古時候能活得長代表生活優渥、體格健朗,畢竟古人的平均年齡比現代人低得多;可這個時代不大相同,如今還是有許多女人對於自己的年齡特別敏感,差個一兩天就非要人家叫她妹,一提到「姐」或「姨」字就變臉,有回老牌影星李麗華回台灣,演藝圈的小輩們根本不敢叫「麗華阿姨」,每個都是「小咪姐」長「小咪姐」短(李麗華暱稱「小咪」),老實說,李阿姨那年至少七十有餘,別說姨了,我看那些小孩叫她祖奶奶都綽綽有餘,小咪姐倒是鎮定,一邊攤平臉上的皺紋,一邊還擺出風姿綽約的模樣,努力想與「姐」字掛勾。

近幾年來,保養品最暢銷的品項從美白漸漸擴散到抗老化,不僅是女人,連男人也得要為悅己者容,拉皮這種又痛又貴的技術不再吃香,最吃香的醫療據說是美容,小小的醫院裡來的全是些熟客人,這些有錢有閒只怕老的貴婦黃金男,忙不迭地想把自己口袋裡的錢換回業已消逝的青春,青春是無價寶,只要有錢就來換。

只是比較起模樣的青春,更嚴重的問題是這個時代的青春期嚴重無量上揚,以前我碰過一個穿皮衣背書包的不良中年,問他是否覺得自己還是青少年,這個四十幾歲的男子竟然理直氣壯地說:「對!不然呢?」

三十幾歲還住在家裡,三十幾歲還凡事都要「問媽媽」,三十幾歲還覺得「社會上的大人們好壞」,三十歲人的青春期不斷像禿頭般擴散延伸,聽說最近的極限是四十五歲。

年齡這種事,梁實秋的意見是「估量女士的年齡不妨從寬,七折八折優待。計算高僧的年齡也不妨從寬,多加三成五成」,反正現代人又敏感又晚熟,有人四十幾歲還在帶著小熊四處旅遊,有人三十幾歲還在繼續編織樂高王國的夢想(請看《電視冠軍》這個節目),三十幾歲當然還可以繼續年輕,只要你不要有意無意地逃避社會責任。

有時你以為年齡是個鴻溝,跳過去就如買了單程票一般回不來,其實也未必,古人二十歲就算晚婚,現代人三十歲都說適婚,那個年齡的框框除了求職時感覺比較尷尬外,對大多數心靈自由的人來說並無大礙,只是有趣的是,梁老先生在這篇〈年齡〉的文章裡又講了兩個例子,說明你不管多老,年齡這種事是一生一世都要在乎的。

一個是某年輕記者參加邱吉爾八十歲生日宴時,竟然拍馬屁被馬踢,這記者說:「邱吉爾先生,希望我有幸可以參加你的九十歲生日宴會。」邱吉爾挑挑眉頭:「你看來身體挺健康,沒理由不能參加我九十歲的壽宴。」

另一個則是胡適在某次聚會中碰到長他十數歲的齊如山,齊先生那時約略八十來歲,胡適竟祝他:「齊先生,我看你活到九十歲絕無問題。」齊如山怫然不悅地說:「我告訴你個故事,有個老先生,人家恭維他能活到一百歲,他卻不快地說:『我又不吃你的,你有何資格限制我的壽齡?』」胡適這才發現自己失言。

你以為只有女人在乎年齡?看這些八九十歲的老傢伙,那可在意得緊呢!

(摘自《為什麼見風要轉舵》一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糊塗塌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