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然從不做臉,也不知保養為何物
生活更有如山中的猴子般寒盡不知年
但不用舉鏡自照,就被指出年老色衰
多少還是有點難堪

人總是從別人眼裡看到自己的歲數,例如最近我在傳統市場和大賣場碰到兩次「被呼為歐巴桑」的重大撞擊,雖然我從不做臉,也不知保養為何物,生活更有如山中的猴子般寒盡不知年,但不用舉鏡自照(平常有這機會都是因為牙齒塞了東西硬是弄不下來,才需要仔細端詳自己的尊容),就被指出年老色衰,多少還是有點難堪,我本以為自己跟脫離地心引力的太空人一樣,不大會感受到年齡這件事帶來的影響,但最近的確察覺了,那與數字無關,與實際的體力衰退與臉皮鬆垮程度有關,不過既然孔子說過「四十不惑」這說法,我也就順應老傢伙的講法,以四十歲作為這篇文章的開頭。

網路上有一則關於孔子講的三十而立到七十而從心所欲新解,我覺得滿好(笑)的:

三十而立:繳三十兩者,只能站著聽課。
四十而不惑:繳四十兩者,可以發問直到毫無疑惑為止。
五十而知天命:繳五十兩者,可以知道明天小考的題目。
六十而耳順:繳六十兩者,考試時,老師可以在你耳邊提示答案,直到考順手為止。
七十而從心所欲:繳七十兩者,上課要躺要坐,要不要來上課,都隨你便!!

如果照這標準,我可以發問到毫無疑惑為止。(咦?不是四十歲,而是四十兩!)面對大多數同儕都善盡生兒育女大業,而我對台灣社會的少子化竟只有負數的貢獻時,原本耍賴著覺得自己好幸福的羅漢腳如我,突然相當洩氣,畢竟,四十歲不但是高齡產婦,材料也可能早就被打入不良區,像中居那個無知女友講的「女人三十五歲以後羊水就壞了」就是某些年輕女孩對老查某的想法,即使你根本沒準備要當人家媽或是被上帝的旨意指示要獻出愛心給更多小孩,套句我媽最常講的一句話,「不管你幾歲,單身永遠都只是小孩。」

不大清楚是不是我們都得從兒女的茁壯才看到自己的衰老,四十歲這個歲數,總該跟三十歲甚或三十九歲有些不同吧?最近朋友們經常詢問的一部日劇叫「Around 40」(以下簡稱「阿拉霍」,也就是アラフォー),多數人清楚的是阿拉霍這名字,卻忽略了還有小標題,名之為「要得太多的女人」(注文の多いオンナたち),我覺得與其把重點放在四十歲的群像描寫上,不如多參照這句「要得太多」,戲裡有好工作、高社會地位、好身材容貌的女人,想要戀愛、想要結婚,也許還想生孩子,有夫有子的女人,想要自我肯定,工作不到位的女人,想靠著結婚塑造自己幸福的形象,所以,如果你或我至今仍單身,是因為要不到自己最想要的那個?或是要得太多所以老覺得自己不夠幸福?

處於四十歲這種警報器自動壞掉的年紀,我能聽家庭主婦抱怨自己的小孩老公而不覺乏味,也能忍受老娘偶放冷箭戳我醉生夢死,或甚至當晚輩的張老師打氣筒。人生有或多或少的選擇,卻不代表永遠不會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你跟誰結婚,生了幾個小孩,或是結了又離,甚或始終形單影隻,由於不會每種狀況你都親身體驗,也就無法推測如果換個抉擇,人生會變成什麼風景,與其不斷回頭,不如往前看,否則總會陷入「如果當年我如何,現在就會如何」的情緒陷阱裡。

最近看的幾齣戲不約而同都講到這歲數的困境(阿拉霍例外,我不大感覺得到天海祐希有多麼困擾,她的不足都是從別人眼中看到才察覺的,可見根本不是問題),到底是視網膜效應(這是指當自己擁有一樣東西或某種特徵時,會比一般人更注意到這個狀況,例如,我今年四十了,所以會覺得描寫四十歲的劇集變多)作祟,還是整個社會的青春期都盡數倒退?我倒是希望在邁過人生這四十年之後,真能走到「不惑」的地步,只是這境界看來相當困難,最近益發覺得自己無用起來,不但容易掉眼淚,還怕東怕西,全然喪失二三十歲時的硬漢本色,令人相當困惑。

所以,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歲數?是羊水臭掉的衰老期(無知女友的名言真好用)?還是人生另一個青春期?也許,等我再使用久一些,才能告訴你心得。

◎本文圖片取自《Around 40》官網,圖說為在下所撰,與劇情不盡然相關,請大家務必諒解,不過還是感謝該劇的俊男美女們配合演出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糊塗塌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